2017年服裝月度出口額承壓較為明顯,且波動率高于紡織品出口。主要原因是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紡織產業發展迅猛,在大批量、中低附加值服裝訂單方面增長顯著,我國出口企業國際市場份額受到擠壓。此外,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之勢,與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有所增加,我國外貿出口不斷面臨新的挑戰。

在發達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同步溫和復蘇、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大背景下,2017年,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體表現出現好轉,在出口市場結構中,對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地區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占比達33.36%,歐美日分別為18.09%、17.43%及7.8%,不過仍低于全國整體貨物出口水平。
2017年是次貸危機后的首次全球經濟同步復蘇,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景氣均有所好轉。因此,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有明顯改善,這與全球整體經濟溫和復蘇、需求回暖預期強化的宏觀環境密不可分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最新預測,2018年全球經濟將延續2017年的積極增長態勢,全球經濟產出、國際貿易量與居民消費均有望實現穩中有升。
雖然國際市場需求平穩增長,但2018年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不會顯著提升。在經濟復蘇周期,居民將更偏好休閑娛樂和餐飲消費,并擴大相關支出。衣著消費比例或有所縮減,消費增長也相對偏慢。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積極提升當地紡服加工制造水平,例如進行大規模業務培訓,在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創意課程和技術研發,從政策上向紡服產業傾斜,積極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等。這些將直接對我國出口產品優勢形成擠壓。因此,從中長期看,行業出口形勢仍較為嚴峻。
在出口紡織品服裝的量價關系中,總體呈現量增價減,出口金額的正增長主要來自數量增長貢獻,而非價格增長貢獻。與此同時,東南亞和南亞國家積極扶持本國產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加大,全球服裝訂單爭奪日趨白熱化。有報道稱,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希望緊跟中國外貿新舊動能轉換的節奏,當地產業也能夠實現轉型升級。
據有關數據顯示,2017年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2669.5億美元,較上年同比增長1.53%,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,外需市場回暖顯著。與此同時,一方面,紡織服裝企業積極創造對外貿易增長新動能,在品質和創新方面取得突破。另一方面,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深入人心,一系列海內外紡織產業對接活動持續發力,中國紡織產業國際化布局向縱深發展,在全球產業鏈構建中積極謀求國際競爭新優勢。
來源:慧聰紡織 編輯:染色管老于
更多精彩文章:2019年的春夏季面料流行趨勢,直接點擊。
http://www.hooddust.com/index.php?m=content&c=index&a=show&catid=6&id=97
錦程紗管官方網站:http://www.hooddust.com